草鱼是我国四大家鱼之一,也是目前养殖数量较多的淡水鱼之一,而草鱼的出血病致使其成活率大幅度降低,已经影响了草鱼养殖业的发展。本文介绍了草鱼出血病的病原、流行特点、致病机理、临床症状、诊断方法以及综合治疗措施,希望能够帮助养殖户正确认识和诊断草鱼的出血病,积极地对此病进行预防,从而达到提高草鱼成活率的目的。
草鱼的肉质细腻且鲜美,近年来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追捧,成为了我国养殖数量较多的淡水鱼之一,草鱼在鱼苗时期以浮游生物为食,幼鱼可以采食水中的昆虫,当发育至50cm以上后转为草食,成年的草鱼伸长可达100cm。 而草鱼出血病作为传染性高、传播速度快的一类病毒性疾病已经对草鱼的养殖行业造成了一定的威胁,草鱼出血病是1972年首次于我国湖北被发现,1978年确定了该病是由于草鱼呼长孤病毒引起的,该病毒不仅能够引起草鱼的疾病,对青鱼也造成了一定的威胁,我国已经将该病列为二类动物疫病。
1.病原
草鱼出血病也称为草鱼病毒性出血病,该病的病原为草鱼呼长孤病毒,该病毒属于呼肠孤病毒科,水生动物呼肠孤病毒属的成员之一。草鱼出血病病毒自1978 年被报道后经过一系列的研究,直至1983 年才用分离病毒的方法得到了滤液感染草鱼,而后在单层细胞中传代,成功得到了这一.病毒,1984年经过中科院武汉病毒所和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长江水产研究所的共同研究,最终将该病毒命名为草鱼呼肠孤病毒。该病毒呈二十面体对称结构,有双层的衣壳,其遗传物质为RNA,病毒对酸、碱的耐受能力较强,能在较热的环境中生存一段时间,病毒在敏感细胞中能够产生合胞体状细胞病变效应,缩写为CPE。
2.流行特点
该病有明显的季节性,通常在6~9月发病,此时水温通常在25C- -28C,患病后的草鱼死亡率可达80%以上。草鱼出血病病毒侵害的对象没有明显的年龄区分,2.5cm以上的鱼均可发病。在浅池塘中饲养密度过高时通常病程较短,在表现症状后2~3d内就会发生大面积死亡,且持续时间较长,14~21d 后仍有鱼会因出血病而死。但在混养的池塘中,鲢鱼、鱅鱼鲤鱼等其他鱼种均不发病,仅有草鱼出现症状且大面积死亡。该病毒主要流行于湖北省、广东省、福建省、上海市、河南省、河北省、四川省、江苏省、浙江省、广西省等地,在我国属于分布交广的动物疫病。
3.致病机理
当草鱼呼长孤病毒进人到鱼体内后,鱼体内的红血球、血浆总蛋白以及血和尿素氮的含量都会大幅度降低,且体内的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发生功能紊乱,脏器的血管内皮出现破损,从而引起小血管的微血栓脏器便不能正常工作,发生代谢障碍。
4.临床症状
患病后的草鱼多表现为体表发黑,眼球突出,口腔、腮部以及鱼鳍处出现出血症状,肌肉、肠道肝脏会出 现不同程度的出血,根据出血部位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类型:体表出血型、肌肉出血型以及肠道充血型
体表出血型一般集中在口腔、下颌眼眶、腮部以及鱼鳍,呈现充血或出血症状,也称为红鳍红鳃型,这种症状通常在体型较大的鱼中发生。而肌肉出血型则是患病鱼的体表基本没有出血症状或仅仅是轻微的出血,但肌肉充血,将患病鱼对着光照可以看到全身有点状充血,这种症状通常出现在体型较小的鱼中。肠道充血型也称为肠炎型,这种情况会出现潜在全体型的鱼中,且发生肠道充血的同时会有松鳞的现象,有时也伴有肌肉充血。这三种类型的症状有时会同时出现。
剖检患病鱼时可以看到肝细胞退化坏死,各个脏器内的血管内出现充血或出血。
5.诊断方法
该病的诊断首先应当结合水温和季节,当发病季节为6~9月且水温在22C~30C,出现草鱼育苗大批量死亡而其他混养鱼苗没有任何症状时应当首先考虑为草鱼出血病。草鱼呼长孤病毒的外壳上存在VP5和VP7两种蛋白明,其中VP7蛋白能够用于天然病毒的识别,根据这一特性可以对 草鱼出血病进行准确的诊断。此外还可以采集患病鱼的肝脏、脾脏、肾脏等病料进行病毒的分离鉴定,分离病毒时可以用草鱼肾细胞系或草鱼卵巢细胞系进行培养,而后再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或聚合酶链反应进行鉴定,也可以用培养后的细胞进行核算检查,来判定是否为草鱼呼肠孤病毒感染。
在诊断的过程中应当注意与其他疾病相区分,尤其是肠道充血型的草鱼出血病常常与草鱼细菌性肠炎相混淆,所以确诊之前不仅要对比症状还应当进行实验室检查。
6.综合防治
6.1治疗
当出现草鱼出血病时通常可以用大黄、克列奥等药物进行治疗,大黄在治疗本病时按照鱼的体重进行投药,可将大黄粉搬人饲料中进行投喂,投喂量在0.5~1kg/100kg体重之间,用药3~5d能够取得较好的疗效。使用克列奥进行治疗时应当每100kg体重用药100g,也是与饲料相混合后投药,